2023年3月11日下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光影中国”德艺双馨讲坛第十期暨电影《敦煌女儿》观影会在大宁国际CGV影院顺利举办,本期活动的主题为“光影中的文化传承”。本期活动嘉宾是国家一级导演、二级教授、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上海电影学院教授、《敦煌女儿》导演滕俊杰,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上海大学对外联络处处长陈然,上海大学闳约书院执行院长、上海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曹俊,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韦淑珍,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丁友东,上海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倪瑜,以及来自上海美术学院、上海电影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的师生代表们共计150余人出席本场讲坛与观影活动。
活动开始首先展映了滕俊杰导演的电影《敦煌女儿》,电影将戏剧美学和电影美学相结合,艺术化地展现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人守护璀璨的敦煌莫高窟文明,用毕生的潜心研究让敦煌文明走向世界的故事,影片超强的历史回溯感让“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深入人心。
观影结束后,滕俊杰导演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受。他讲述到电影拍摄过程中的艰辛,并对樊锦诗这一形象的刻画描摩进行了分享。滕导提到本片的核心词是“信仰”,不论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还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等学者,都对守护中华文明瑰宝敦煌文化有着崇高的信仰,也正是因为信仰,才会跨越几千公里到沙漠戈壁用电影的表达方式将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留存下来。黄沙漫天,寸草不生,万山阻隔,亲人相念,但只要心归处,是敦煌,就足矣。
滕俊杰导演还提到影片的一大特色就是沪剧,用电影语言彰显戏曲的审美优势,“尊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探索戏剧和电影相结合的新创新。用沪剧戏曲的方式讲述樊锦诗的伟大事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影片在讲述伟人故事的同时,也传承了沪剧文化,受益良多。
俄罗斯:外国留学生必须通过俄语考试方可入学
作为留学大户,俄罗斯高校目前有38万留学生在读,但其中不乏一...(960 )人阅读时间:2024-12-29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声明:不是所谓“国建集团”的股东
中央党校澄清并非“国建集团”的股东,也没有参与该集团发起的项...(939 )人阅读时间:2024-12-29香港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或带来逾220亿港元投资金额
香港“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3月推出后,官方据报已收到753...(698 )人阅读时间:2024-12-29新疆自治区留学生招生人数较去年增加1.75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自治区留学生招生人数...(761 )人阅读时间: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