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信息类网站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登录 注册

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冯骥才细说年文化

时间:2022-01-30 16:32:23 来源:网络作者: 综合报道

“明天是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南方多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从小年这一天起就进入了年的节奏。”1月24日下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通过天津大学“空中讲堂”的直播,以《用美好的年文化过好年》为主题,带来一场充满年意的讲座。祭灶、扫房、贴窗花、炖豆腐…….冯先生从许多充满仪式感的“忙年”事项谈起,解读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年?年俗背后有哪些年心理和年文化。

中国人祖祖辈辈都过年,但“春节”这个叫法却是1912年才开始。当时民国政府推行公历,把新年的第一天“元旦”定在公历1月1日,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但老百姓还是按照旧历过年,因为几千年来人们对年的记忆太深了。“是什么使我们对年的记忆这么深?是文化。”冯骥才先生说。

年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人们按照大自然万物生命的四季轮回安排生产,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生活也随着四季的节律和生产的规律,日复一日川流不息。但人们还要在平淡的日常里创造一些高潮——那就是节日。“在这些节日里,年又有特别的意义”,冯骥才先生说,“年是前一个轮回的结束,又是新一个轮回的开始。站在这个大自然生命的节点上,人们充满了希望、梦想、期待,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年心理。”

人们有哪些年心理?冯骥才先生说,主要是“祈福”和“辟邪”。“福”是一切生活中好的事情与机会,“邪”是一切生活中不好的事情和意外。过年就要在新旧轮回的节点上,送走过去,把“邪”挡住,面对未来,把“福”迎来。这种年心理,大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小到身体康宁、家庭和美,在过年的时候一股脑地出现了。这个文化表达就是过年的民俗。

谈到民俗,冯骥才先生解释:“民俗是一个地域及民族共同认同、代代相传的文化方式。”过去中国人过年是从腊八一直过到正月十五,前后四十天左右。这漫长的年里,最重要的时刻就是大年三十,就是除夕。而除夕的核心就是年夜饭。除夕之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是个神奇的时刻,此时家庭产生出巨大的磁力,把一家老小凝聚在一起,儿女向父母尽孝,道德和情感又一次得到加强。“回家过年”成了最具乡土情怀和人间情意的一句话。“万一你这时身在异乡,回不去家,除夕夜必定要给父母打个电话拜年,此时你说话的声音都跟平常不一样,那是民族文化的DNA在你身上发作了。”

由于人们对年的情怀和期许太深,对来年生活的期望太切,为了满足年心理,大量应时的物品全冒了出来,比如春联、福字、年糕、剪纸、年画、花灯、给老人戴的绒花、给孩子的压岁钱等等。冯骥才先生特别提到年画,他曾牵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年画的普查,发现大大小小40个产地,收集到年画数据库里一万多种年画,“年画里有大量吉祥图案,既包括寿桃这类的象征图案,又有蝙蝠这类的谐音图案,这些无穷无尽富有才华的创造,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再如春联,冯骥才先生提到敦煌藏经洞里曾发现一幅唐代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从那时至今1200多年来出现了不知多少名联佳句。冯先生感叹:“我们中国人太会生活了,把一个自然的日子变成文化的日子,吃好吃的,穿新衣服,用吉祥话语相互祝福,所有人都笑容满面。平常生活里的向往,都在这一天实现。在年的日子里,现实被理想化,理想又被现实化。年真是中国人一个伟大的创造!”

在冯骥才先生看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振兴,我们的文化遗产需要被人们深刻认识,唯此才能产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临近讲座结尾,冯骥才先生从密集的年俗文化创造里,举了一个例子——福字。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那么多向往,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招财进宝、终岁平安、生男育女、丰衣足食……都用一个福字来表达。于是“福”字成了最美好的、意味无穷的汉字,“它就像个灯泡,平日里显得很平常,可一到过年就通上了电,变得光芒四射。没有人能够拒绝福字。”说到福字,冯骥才先生想起很多年前曾与敬一丹一起逛天津的年货市场,发现一种指甲盖大小、贴在电脑上的小福字。用这个例子,冯先生说明一个道理:民俗是老百姓创造的,只要人们过年的心理不变,在不同时代就会与时俱进,不断产生新的创造。就像天津老百姓在疫情中用幽默化解烦恼,“到处曲苑杂坛”。无论什么时候,碰到什么情况,只要有年的盛情,就能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创造出各种方式,把年过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sdword@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本站访客:8287
本站访客: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