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登录 注册

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知识

“艺起造物”——数字雕塑作品展在讲堂开展

时间:2023-04-01 13:13:49 来源:网络作者: 网络编辑

近期,百周年纪念讲堂咖啡厅迎来一场以北大学生为主要创作者的特别展览:“艺起造物”——数字雕塑作品展。这是大讲堂艺术实践课项目之一“从数字雕塑到3D打印”课程的结课汇报。25位雕塑零基础的同学经过一学期体验式学习,通过深度参与艺术创作,以展览形式展现其艺术创意和实践成果。同时,该课程作为讲堂与学生资助中心合作推出的“燕园起航,艺路同行”项目之一,来自不同院系与年级的同学同聚一堂,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以艺术为纽带,在学习中缔结友谊,在探索中碰撞灵感,充分发挥艺术对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积极引领。

QQ截图20230401131442.jpg

大讲堂艺术实践课是讲堂为响应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于2021年推出的美育实践举措。讲堂与校内单位、院系建立合作,邀请业内知名艺术家与专家授课,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以艺术实践为重心,为青年学子提供艺术体验式教学。2022年,讲堂在学生资助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特邀中央美术学院李添、戴放作为指导教师,开设“从数字雕塑到3D打印”课程。该课程以中西方美术史为依托,带领同学们认识和了解雕塑行业从传统创作方式走向当代以3D打印技术赋能的新业态。通过相关专业设计软件的学习和应用,让同学们掌握一定的数字造型艺术与技术。在课程中,同学们大胆发挥创意,从灵感捕捉到数字建模,从3D打印到后期上色和自主策展,充分体验艺术创作与项目落地的全过程。同学们在提高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加深了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刘海骅、副主任张佳宁在应邀观展时对此次课程成果表示充分认可和高度赞扬。刘海骅表示,同学们的作品完成度令人惊叹,其中许多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内涵,在艺术与技术、文化与创意之间找到了良好的平衡点,展现了北大人应有的家国情怀。他希望优秀作品能够进一步转化为文创产品,让北大文化辐射到更广泛的人群。讲堂相关负责人与课程老师感谢学生资助中心长期大力支持,并表示,希望今后继续深化合作,探索更广泛的合作模式,为学生从艺术欣赏到艺术实践,从艺术普及到深度艺术教育提供全链条、开放式的学习资源,打通通识教育、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的壁垒,充分发挥讲堂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

本次展览集中展出师生作品28件,题材涵盖燕园潮玩、原创IP、艺术雕塑等多元艺术作品。其中“燕园猫”系列以独属北大的燕园明星猫为原型,不仅在物品种类上有所创新,更融入传统水墨、莫奈油画等中西方不同元素,在北大特有的文化氛围内彰显出令人亲切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还有以独特藏戏面具为灵感创作的精巧饰品,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创造性地延伸着艺术与物品的无限可能;更有向影视角色等致敬的雕塑作品,展现着同学们极具个性的艺术爱好。

新学期,大讲堂艺术实践课的多门课程已陆续开课,在前期相关课程的良好口碑下,越来越多的同学走进讲堂,从认识美、学习美到创造美,体验讲堂舞台背后另一种靠近艺术的可能性。

据悉,本次数字雕塑作品展将持续展出,欢迎广大师生前往观展。

来源:北京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sdword@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数字雕塑作品展  
本站访客:56116
本站访客:5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