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信息类网站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登录 注册

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弘扬巴文化·助推大发展 把巴中打造成为巴文化中心

时间:2022-02-21 17:00:12 来源:网络作者: 综合报道

     2月17日晚,《政务访谈》特别节目——《市长访谈》(第23期)开播。市委副书记、市长高鹏凌,市政协副主席秦渊与四川大学教授彭邦本以“弘扬巴文化·助推大发展”为主题,与广大市民及网友在线交流,畅谈了巴文化历程、巴文化保护等话题。

QQ图片20220221170144.png  

      6个时期巴文化不断传承演进
  根据学者研究,巴文化发展到现在,按其传承演变,可大致分为6个时期。
  第一个阶段是古巴人时期。《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人随周武王讨伐殷商。以“忠勇信义、豪放包容”的精神特质名留青史。第二个阶段是封建时期。自公元前316年古巴国被秦所灭后,巴文化正式融入并成为华夏文化大家庭一员,泛巴区域也正式步入封建时代。这期间,泛巴区域文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集中体现了巴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三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巴文化为“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红军训词的孕育诞生提供了深厚肥沃的土壤,也在与红军文化的交融中得到升华。第四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创造了巴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拼搏精神。第五个阶段是“十二五”“十三五”时期。这一时期是巴中大发展时期,巴文化在这个时期,集中体现为“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时代精神。第六个阶段,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时期。明确了“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和“两主三基,四向发力”总体思路,红四方面军“十六”字训词成为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
  巴中保留了大量的巴族、巴人和巴文化。巴中巴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巴文化的物质资源禀赋优越,有擂鼓寨等古遗址172处,魁星楼等古建筑282处,南龛等石窟寺及石刻344处,米仓古道等贯穿巴中全境,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7个。巴文化在巴中的活态传承,保留了很多巴人生活印记,我市非物质文化资源共有16个大类169个子项。在巴中,巴风巴俗、巴食、巴语既丰富多彩又鲜活生动,烙印下巴人在历史进程中的生活足迹。
  文化保护 留住巴文化根脉
  近年来,巴中围绕保护巴文化资源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立足长远,从制度设计、机构人员保障等方面统筹考量,相继成立市文物局、巴文化研究院、南龛石窟研究院,各县(区)分别成立了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近年来,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巴文化研究成果,如《巴文化普及读本》《巴中与巴文化》等,在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推出一系列保护措施。基本摸清巴文化资源的数量和保存、保护情况。逐步完善了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档案资料,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保护标志牌,公示责任单位和责任主体。“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0亿余元,实施了得汉城遗址、小宁城遗址、巴灵台遗址等保护利用项目40余个,进一步提升了巴文化资源保护、保存水平。
  大力推动相关领域立法工作。如专门出台了全省首部石窟保护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巴中市石窟保护条例》,以法制的刚性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一节两会”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秉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重点办好“一节两会”。
  “一节”即巴人文化艺术节,至今已经举办了9届,参与范围广,举办规格高,展演方式活,经济带动强。粗略统计,巴人文化艺术节期间,线上线下累计销售文创产品金额近1亿元。
  “两会”即文旅康养产业投资推介会和巴商发展大会。聚焦巴人文化艺术节吸引来的知名文旅企业、业界精英和庞大的人流量,充分展示巴中得天独厚文旅康养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把有投资意愿的优质企业吸引来、留下来,合作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每两年召开一次巴商发展大会,为10万在外巴商搭建联络沟通平台,也让在外成功人士有了建功家乡、回报桑梓的机会。
  精品力作 巴文化绽放异彩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繁荣巴文化事业。“十三五”期间,文创成果丰硕。大型综艺剧目《下里巴人》、川剧《挂印知县》、话剧《滴灌》等艺术作品相继问世,编辑出版《巴中山水志》《巴中风尚志》等系列丛书。《通江民间歌谣校补图注》、四川扬琴《守望》等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
  启动了首届大巴山文艺推优工程,出台了《巴中市“六个一”文艺精品奖励办法(试行)》,最高奖励300万元。
  下一步,巴中将围绕巴文化元素的文艺创作,在“一部长篇小说、一幅画、一台戏、一首歌、一部电影、一个故事”这“六个一”工程上着力;围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在推进文旅演绎产品上着力,为光雾山诺水河核心景区的常态化演出作作品储备;在推动巴中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上着力,挖掘红军故事、张扬红军精神,推出新的红色剧目,积极为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建设贡献力量。
  文化产业 文创助推文旅康养
  近年来,持续打响“巴文化中心、川陕苏区首府、晏阳初故里”三张文化名片,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多方位、各领域、全链条深度融合,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为巴中凝练了文化Logo。如巴人脸谱、巴渝舞等,这些Logo全面提高了巴文化的辨识度和影响力;为景区充实了文化内涵,在景区全面植入文化元素,推动景区由自然风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旅游转变;为城镇厚植了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以巴文化展示为核心的城市旅游,加强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商业街区整治;为民宿添加了文化韵味,以青砖、灰瓦、石板路、篱笆墙等川东北民居元素为主,融入农耕文化,持续推进“巴山民宿”培育;为“巴中产”“巴中造”打上了文化烙印。近年来,开发特色旅游商品18件(套);加强对美食制作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持续举办“泛巴区域文旅创意产品交易大会暨‘巴中有礼’文创展”,累计参展商品300类5000余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大力推进文化下乡工程,推动文化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
  弘扬文化 擦亮巴文化中心名片
  下一步工作,巴中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进一步融入区域发展格局。《“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中,确定巴中为全国12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巴中将深入实施巴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和区域文化旅游联盟格局,借助区域文化旅游联盟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联动优势,推动巴中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突破发展。
  抓实几件标志性大事。加快编制《巴中市“十四五”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为文旅新区全面植入巴文化元素,挖掘以截贤岭、韩溪河、牟阳古城、巴峪关等为代表的古道文化,加快把文旅新区打造成全市文旅经济和绿色新兴增长极。进一步擦亮“巴文化中心”名片,将巴文化主题广场—南池广场塑造成城区集中展示巴文化元素的地标;将巴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布局,建设红色文化长廊、诗词长廊、石刻文化长廊等;完善城市滨水绿带、内河内湖、湿地公园,再现“清江一曲抱村流”美好图景。通过以文促旅、文旅融合,力争未来2年创成川陕苏区王坪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年新增3个天府旅游名县,8年建成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真正实现弘扬巴文化、助推大发展的目标。
  吸纳汇聚一方专业人才。将继续旗帜鲜明广纳贤才,持续加强与川大、川师大、西华师范、西南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招引一批文博、文旅康养专业人才,推动巴文化研究、阐释、弘扬等工作迈上新台阶,助力巴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sdword@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本站访客:9503
本站访客: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