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凌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作家余华凭借长篇小说《兄弟》摘得第20届俄罗斯“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最佳外语作品奖,颁奖典礼于莫斯科举行。余华以视频的形式参加典礼,并在获奖感言中向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致以敬意。
据悉,余华将获得“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的小雕像以及税前120万卢布的奖金。这一奖项同时表彰将获奖作品翻译成俄语的译者,译者也将获得经济奖励。
“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主席、列夫·托尔斯泰的玄孙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表示,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余华的《兄弟》极具艺术价值,展现了中国之国民精神。“一个时代的全貌——其明亮的色彩和难以忘怀的画面全部在读者面前重现……”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认为《兄弟》将喜剧与悲剧、怪诞与深刻动人的生活真相、民族色彩与普世意义艺术地结合在一起。他说:“审委员会相信,《兄弟》是一部极其重要的现代世界文学作品,因为它充满了对人民的爱,充满了人文主义,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更深层次的相互理解,这在今天尤为重要。”
余华出生于1960年4月3日,浙江嘉兴人,1983年开始创作,1988年,余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学习深造。2019年,余华与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再续前缘,正式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等,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余华的小说兼备深度与广度,被翻译为40多种语言出版,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
《兄弟》首次出版于2005年,小说讲述的是江南小镇一对性格迥异的重组家庭的兄弟的命运,时间从上世纪60年代跨至21世纪初,以波澜壮阔的叙述将剧烈变化的两个时代浓缩于笔下,折射出中国近四十余年的历史。这部着力于“大时代”、“大部头”的作品是余华对其创作版图一次激进的拓展,也在国内带来了不少的质疑声。《兄弟》自面世以来就受到两极分化的评价,对于小说带来的争议,余华曾在访谈中多次表示,《兄弟》一直是他最满意的作品。2008年,《兄弟》获得法国“首届《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spaceship宇宙飞船怎么读
spaceship宇宙飞船的读音:英式读音为[ˈspeɪsʃ...(888 )人阅读时间:2025-08-13一心一意是什么生肖:释义最佳成语解释
成语是语言的瑰宝,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其中,...(672 )人阅读时间:2025-08-04十全十美指什么生肖:十全十美打一最佳动物
中华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个生肖都承...(826 )人阅读时间:2025-08-04十全十美代表哪个生肖:十二生肖谁最十全十美
十二生肖作为民俗文化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每个生肖都...(510 )人阅读时间:2025-08-04